在21世纪的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选择在聚焦于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他们往往有着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视角,另辟蹊径地从深远的佛教文化中找到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方向。
潘煜(Yu Pan)正好就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他的过往的作品中,多巧妙地选择了佛教文化中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作为载体,然后再对其展开讨论,视觉化文字语言,时而严肃,时而幽默。他的艺术语言天生充满了色彩,例如在他最新的作品《一直训练但是不被修补,勐瓦拉纳西(Conditioning and Not Being Mended, Mong Varanasi)》中,丰富的颜色互相之间毫无违和感,反而互相成就,带来了优秀的视觉享受。并且潘煜作为视觉艺术家,在作品展陈上喜欢通过传统2D以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影像、艺术装置、声音设计以及行为艺术等,综合媒介的组合为观众呈现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一直训练但是不被修补,勐瓦拉纳西(Conditioning and Not Being Mended, Mong Varanasi),2023
问:可以聊聊你为什么对佛教文化感兴趣吗?
潘煜(Yu Pan):从小的耳濡目染吧,从我出生起,我家的佛教文化浓度就比较高。这些小时候的体验,潜移默化的对我形成了影响。长大后,我更是发现了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寺庙建筑的风格、艺术的发展等方面皆呈现出佛教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独特风采。
问:你具体如何选择你作品的灵感来源呢?
潘煜(Yu Pan):就从我的最近的作品《一直训练但是不被修补,勐瓦拉纳西(Conditioning and Not Being Mended, Mong Varanasi)》来说吧,我起初在主题发散的时候,就有联想到和我的同龄人大多都已经迈入成年生活,在生活工作上肯定多遇到不如意的情况,正好我从小相伴的“药师佛心咒”这首佛教音乐中的药师佛就有著名的十二道誓言,这十二道誓言都代表了药师佛希望在无人间疾苦的心愿。因此我便想要通过视觉化这十二道誓言,给我的观众呈现一个可以让内心感到平静和短暂忘却烦恼的体验。于是便有了我的这个作品,我喜欢称他为“新世纪”视觉艺术的作品。
一直训练但是不被修补,勐瓦拉纳西(Conditioning and Not Being Mended, Mong Varanasi),2023
问:你是怎么将佛教文化和现代文化/现状进行结合的呢?
潘煜(Yu Pan):在我看来佛教文化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并且我作为一个新时代受佛教影响的人,发现了在日常生活的哲学中经常包含很多佛教理念。它的宗旨中就包括了环保可持续性发展,对世间万物抱有慈悲之心,提倡人人平等等。具体来说,佛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样的提倡保护地球净土,和现代的环境事业是相似的。
垃圾桶王本愿经,2021
问:我注意到你有用到“新世纪”这个词语,在我们印象中,它其实是一种音乐类型,可以为什么讲讲你观念中的“新世纪”吗?
潘煜(Yu Pan):好的,没问题。其实“新世纪”音乐是1970年代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最早用于帮助冥思及洁浄心灵。音乐内容广泛变幻多端,很少具有强烈的节奏,往往都有一些宗教元素在其中。这个其实就和我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我的作品多从精神层面出发,有起到放松心情的视频,也有醍醐灌顶的的行为艺术,并且是和我理解下的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我选择“新世纪”视觉艺术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我的作品。
问:你在创作《垃圾桶王本愿经》这个项目的时候有没有过顾虑,例如你讲垃圾桶改编成一个“佛”的形象,是怎么考虑的呢?
潘煜(Yu Pan):佛教的包容性是不可置否的。佛教强调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那在我们看来一个肮脏的垃圾桶,在佛教眼中也是具有神性的,它负责了回收生活垃圾的重要职责,很大程度上免除了我们很大的麻烦。因为我认为我去通过一种戏谑的方式打造一个“垃圾桶佛”,并且让观众去供奉它的行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的初衷其实是想要让大众真正认识到不乱扔垃圾最重的受益者其实使我们人类和地球。
垃圾桶王本愿经,2021
问:你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有怎么样的发展,你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你未来的规划师什么样的?
潘煜(Yu Pan):我会继续深耕现代文化和传统佛教的领域,创作出更多可以给观众、大众带去思考和享受的视觉作品。
一直训练但是不被修补,勐瓦拉纳西(Conditioning and Not Being Mended, Mong Varanasi),2023